2018年07月27日 17:17:05编辑:晨哨并购关注:133
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罕见连续两天分别作出批示和指示,要对“疫苗事件”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7月13日起,国内第二大狂犬疫苗和水痘疫苗生产企业长生生物被曝其疫苗生产存在长期连续造假行为。紧接着18日,吉林省食药监局发出一则处罚决定书,对长生生物2017年生产、销售百白破联合疫苗劣药作出处罚。
2016年3月18日,发生“山东疫苗事件”,山东警方破获案值高达5.7亿元的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未经严格冷链运输就销往24个省市近80个县市。二类疫苗行业迅速进入寒冬,16年疫苗批签发量直接下滑22%。
2010年,发生“山西疫苗事件”,山西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家长伤心欲绝、四处求治、负担沉重。同样未经严格冷链运输,“高温暴露”导致疫苗失效。
“疫苗事件”不止中国有,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
1955年春天,美国同样也出过 “疫苗事件”。美国发生过史上最严重的疫苗安全事故,导致5万人患病,受害者提出的索赔金额高达35亿美元。60年后,美国老百姓才一点点重塑对疫苗的信心。
上世纪1948年到1988年,日本也发生过“疫苗事件”,接种乙肝疫苗的日本人纷纷感染上乙肝,日本政府预计的赔偿金额达到3.2万亿日元之巨。
上世纪70年代,英国也发生过“疫苗事件”,因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使部分儿童致残后,英国“疫苗伤害者父母协会”呼吁抵制接种疫苗,但后果是造成更多没有接种疫苗的孩子发病丧命。
中国疫苗产业现状
中国“疫苗事件”的本质正如李克强总理批示所言,主要是道德底线的沦丧。诚然,道德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更严格的法规和流程来规范、完善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此次“长春疫苗事件”就可以通过更严格的疫苗检验来规避。“山西疫苗事件”、“山东疫苗事件”也可以学习日本,由国家主导完善冷链体系的建设,以避免疫苗的“变异”。
疫苗曾经消灭了天花病毒,也快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消灭了,疫苗的作用毋庸置疑,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疫苗事件”而因噎废食,我们需要的是更安全可靠的疫苗。
那么国内疫苗行业到底怎么样呢?
国内疫苗市场仍由一类苗为主导,但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一类苗,是指国家免费向提供,规定受种的疫苗,相当安全可靠。二类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的数据,一类苗占整体疫苗市场数量的59%。二类疫苗市场占比约为41%,主要由民营企业主导,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增加监管,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产国,根据中检院数据披露,我国每年批签发疫苗5 亿-10 亿瓶(支),全球排名第一。2012- 2015 年由于国内缺少重磅品种上市,疫苗产值均保持在150亿元左右,行业增长陷入停滞。
国内疫苗历年产值(按批签发口径测算)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我国疫苗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大部分企业都是进行传统疫苗的仿制开发,可以生产预防33 种传染病的疫苗,但由于许多核心技术、创新等不足,在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等方面还不够强大。
国内疫苗行业技术创新的金字塔结构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全球疫苗产业现状
据HSMAP统计,16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约275亿美元,在所有治疗领域位居第6位,处于逐年增长态势,著名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 pharma预测2015-2022年全球疫苗市场复合增长率在5%左右。
近年来,全球疫苗行业市场年均复合增速约2.8%,evaluate pharma发布了《world preview 2017, outlook to 2022》,对2017-2022年的制药产业前景进行了展望。根据这份报告的预测,全球疫苗市场领域,GSK、默沙东、辉瑞、赛诺菲四大巨头将继续引领全球疫苗市场,各大公司将分别占有大约20%的市场份额,销售额为55.68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份额将小幅下滑至19.3%,销售额预计为68.26亿美元。
全球疫苗历年销售总额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全球疫苗市场为寡头竞争,近年来前四大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赛诺菲、默沙东、辉瑞)合计销售额占比维持在全球市场总额的80%以上,2017 年上述四大巨头的疫苗业务分别实现销售额66.5 亿美元、57.6 亿美元、61.6 亿美元、56 亿美元,合计实现销售额241.7 亿美元。
疫苗行业本身就是品种为王的行业,辉瑞收购惠氏,获得了重磅品种Prevnar 13,单靠这个品种,就可以位列全球前四大疫苗巨头。根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数据,国外疫苗畅销的大品种主要为新型疫苗与多价多联疫苗,其中肺炎疫苗系列、HPV 疫苗系列、DTaP 及其联苗系列、麻腮风-水痘带状疱疹疫苗系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系列等重磅产品频出,而这正是国内疫苗厂商欠缺的。
2016 年全球销售额前十大重磅疫苗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017年国内前20 大产值疫苗情况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疫苗并购历史
近年来全球疫苗产业并购整合不断,四大天王GSK、默沙东、辉瑞、赛诺菲更是通过频繁并购重组积极拓展自身的市场份额:
2005年9月,葛兰素史克公司宣布以现金交易方式收购惠氏一疫苗工厂,发展以使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流感疫苗为核心业务。
2005年11月,诺华公司出资51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五大疫苗生产商——凯龙剩余57.8%的股权。
2006年10月,辉瑞收购PowderMed,战略性布局DNA疫苗市场。
2007年11月,辉瑞收购Coley药业1.64亿美元增强自己的疫苗研究能力并提高老年痴呆症及感染药物的开发能力。
2009年7月,赛诺菲5.5亿欧元(约合7.83亿美元)收购印度疫苗生产商Shantha Biotechnics公司78%的股权。
2009年10月,辉瑞680亿美元收购惠氏,获得6种在研疫苗和27种生物制品。
2014年3月,赛诺菲与韩国SKChemical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掘金40亿美元的全球PCV市场。
2014年5月份,诺华和葛兰素史克交换了逾200亿美元的资产。诺华出资160亿美元收购葛兰素史克的抗癌药部门,葛兰素史克则是耗资71亿美元换取诺华疫苗部门。
2014年7月,辉瑞耗资6.35亿美元收购百特疫苗业务,包括脑膜炎疫苗NeisVac-C和脑炎疫苗FSME-IMMUN及澳大利亚的疫苗生产设施。
2014年12月,默沙东收购NewLink公司的埃博拉病毒实验性疫苗的全球商业化权利。
2015年1月,辉瑞收购RedvaxGmbH公司大多数股权,获得临床前人类巨细胞病毒(CMV)的候选疫苗。
2015年6月,辉瑞以1.15亿欧元收购GSK旗下两大脑膜炎疫苗Nimenrix和Mencevax。
2017年3月,赛诺菲1.2亿欧元,购买了阿斯利康的MedImmune部门正在开发的一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药物的股份。
2017年7月,赛诺菲收购私人疫苗生物技术公司Protein Sciences,公司将获得非蛋源性(egg-based)疫苗。
而国内疫苗产业还处于加速追赶阶段,在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等疫苗技术创新的金字塔尖缺乏领军企业。随着“疫苗事件”的发酵,相关企业存在退市风险,未来国内疫苗产业将加速并购整合,市场竞争加剧,会有企业进入到四大天王所在的金字塔尖,而疫苗行业的创新和安全也会随之加强。
引用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新浪医药新闻苗先锋、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等
资料来源:晨哨并购
资料网址:http://www.morningwhistle.com/da/44656.html
想了解该地区详情或更多其他优质信息,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71-88087257
客服QQ:2510410663 237024739
网址:www.zwhuilian.com
(更多境外活动资讯、优质项目,微信扫码,随时关注)